佛家以到达彼岸为目标——真修实证,超凡入圣,断除烦恼,了脱生死,得大自在。这是出世间所追求的成就。
不论在世间拼搏奋斗,还是出家人跳出三界,都需要“大雄、大力、大无畏”的精神。
章太炎先生是辛亥革命“三杰”之一,以文人革命家身份与孙中山、黄兴齐名。他曾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清政府投入大牢,在狱中,先生开始认真阅读佛家经典,并高度认可“无我”的献身精神,认为此正是革命者的必要品质。
当时的中国以西方“德”先生(翻译成“民主”)与“赛”先生(科学)为楷模,力求一条振兴中华之路。光明大道并非“从天而降”、“不思而得”,恰恰相反,是几代先驱不断探索实践后,逐渐形成了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中国之路。
相比之下,一名业务推广员,其从事的工作似乎层次并不高,古代“四民社会”,商人的地位被置于最低。然而,业务人员在“追求成功”这一目标上与佛家无二,仅是评判“成功”的标准不同而已。
尤其,当业务人员开辟或者进入一个新领域时,往往不知道“庙门”朝哪儿开,该拜哪尊“佛”,可以说,连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机会都没有。
但是,已知“彼岸”既然存在,那么,则须坚固信心,抱定“成功”信念,即使还没有找到那条河,也不能放下可以摸着过河的“石头”。
达摩老祖像